脑子真的会“短路”!长期耳鸣、视力下降、头痛注意了……
(图片来自网络,仅公益科普)
具体而言,动脉血未经正常途径给予脑组织,而直接经异常“短路”通道流向海绵窦,造成了海绵窦相关静脉系统高压并压迫神经结构,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。
果然,结果提示海绵窦动静脉瘘!“考虑患者已有头痛症状,可能存在皮层静脉引流,立即安排住院。”马一骏说,“随后安排的脑血管造影也明确这一判断。”
临平首例
多学科MDT保驾
考虑到从造影结果来看手术出血风险高,由神经外科主任朱岁军主持,ICU、眼科、耳鼻咽喉科、神经内科、麻醉科等多学科进行联合讨论,制定完善的个性化手术方案,确保患者安全。
术中,神经外科团队采用静脉途径弹簧圈+ONYX胶栓塞技术,完全栓塞瘘口,手术非常顺利。
这也是临平区首例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术!目前,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,已顺利出院。
(左:术前可见动静脉瘘;右侧:术后动静脉瘘已消失)
最常见的症状
(图片来自网络,仅公益科普)
1.眼部症状居多:球结膜充血、搏动性突眼,眼球充血;眼压增高,视力下降、复视、眼球活动受限等;
2.颅内杂音:搏动性耳鸣常常由于异常血流分流所致;
3.脑缺血或出血相关症状。
该种疾病可以通过CTA(CT血管造影)/MRA(磁共振血管成像)检查发现,但诊断的金标准还是需要DSA(数字减影血管造影)
治疗上,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是通过介入栓塞瘘口,也就是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术。
医生提醒
长期耳鸣、视力下降、头痛等问题的患者,在眼科、耳鼻喉科规范治疗后,仍无好转的,应该警惕此类疾病。建议来神经外科门诊就诊,排除疾病。
上世纪80年代,神经外科已开展硬膜外血肿、脑血肿清除术、钻颅探查术。
目前学科配有手术立体定向系统、手术显微镜、开颅动力系统、低温冰帽、冰毯、颅内压监护仪等,开展创伤性颅内出血、动静脉畸形、脑溢血、脑肿瘤等手术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,擅长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方面的救治。
近年来,依托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团队及脑血管治疗团队,开展三叉神经痛、面肌痉挛等功能性疾病和脑动脉瘤栓塞及夹闭术、颅内动脉取栓术等。
名医门诊时间
专家门诊时间
专病专家诊疗团队
来源:神经外科
编辑:宣传办
审核:医务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