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款美白面膜测评,泰国Ray有猫腻,3款国货品牌检出甲醛
夏天里,小姐姐们最怕的就是晒黑了,除了日常的防晒工作,所以美白事业也半点不能马虎。说到美白,就不得不提一下美白面膜了,市面上的美白面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,种类齐全。
这次选取了10款最火爆的美白面膜,进行检测,帮小姐姐们合理避雷。
其中检测结果如下:
泰国网红Ray有猫腻
在10款美白面膜中,来自泰国的Ray搞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。在产品成分表的比照下,查出了产品成分表中未说明的高效防腐剂—甲基异噻唑啉酮(MIT)。
MIT作为化妆品防腐剂开始进入市场,因其具有光谱杀菌性能,耐热之水性防腐剂,对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好的作用,可以抑制细菌、真菌、霉菌及霉菌的生长,该产品可以直接加入个人护理用品、化妆品、涂料、纸浆等领域。另外,当它与甲基氯异噻唑啉酮(MCI)以1:3的比例混合,可制成防腐剂卡松,多使用在洗护、沐浴露等产品中。
据欧盟化妆品指令76/768/EEC(现已被欧盟化妆品法规1223/2009全面取代)规定MIT作为防腐剂可以在停留类和冲洗类化妆品中使用,且最大浓度为0.01%(100 ppm)。其中Ray实际检出的MIT浓度达0.0099%,与国标上限值0.01%仅有0.0001%之差。
甲基异噻唑啉酮有可能刺激皮肤,引起皮肤敏感,已经被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,这点是毋庸置疑的。对于敏感脆弱的肌肤,尽量避免使用含有MIT的产品。皮肤本身就已经脆弱、敏感,过敏的几率会成倍增加。眼部和唇部肌肤比较娇嫩,容易敏感。因此,如果眼部和唇部产品中含有这个防腐剂,要慎重使用,能不使用最好。
韩后、韩束、屈臣氏检出微量甲醛
一般来讲,几乎没有生产企业会直接在护肤品中加入“甲醛”,护肤品中的微量甲醛主要来自甲醛释放型防腐剂。咪唑烷基脲、双(羟甲基)咪唑烷基脲、DMDM乙内酰脲、聚季铵盐-15等甲醛缓释体型防腐剂,会缓慢、持续释放出微量游离甲醛。量不大,但足以杀菌防腐。
测试结果显示,韩后、韩束、屈臣氏这3款产品均在成分表上标示含有双(羟甲基)咪唑烷基脲,实际检测结果亦显示,3款产品均检出了微量甲醛。但浓度较低,正常使用无碍。
化妆品和日常卫生用品中的甲醛是经皮肤与人体接触,但很难进入到体内,对机体的作用仅局限于接触部位和其紧密接触的细胞层。它对我们来说,致癌谈不上,但仍然是一个可能的致敏原。喜欢文章的亲们,可以关注一下,后续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。
※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侵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