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海经蜚百科图鉴、原文注释 探秘东山经中的动物“蜚”:神秘与传说

Tips:本文最近1个月没有更新,如果内容错误、缺失的话,你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(๑•̀ㅂ•́)و✧--0

“蜚”是《山海经》中出现的一种神兽,读音为fēi,在《东山经》中有记载。蜚的外形像牛,有白色的头,一只眼睛和蛇一样的尾巴,行水则干涸,行草则死亡,传说其出现会带来大疫。

山海图鉴

[编辑]

原文出处

[编辑]

出处

原文

译文

《山海经:东山经》

“又东北二百里,曰太山,上多金玉桢木。有兽焉,其状如牜而白首,一目而蛇尾,其名曰蜚,行水则竭,行草则死,见则天下大疫,钩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劳水,其中多鱃鱼。”

“又向东北走二百里,名叫太山,上面多有金玉和桢木。有一种动物,形状像牛,头是白色的,只有一只眼睛,尾巴像蛇,叫做蜚。它在水中行走时会使水干涸,在草地上走则会死去。它出现时,天下就会发生大疫。这条河流出自钩水,向北流入劳水,其中有许多鱃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