枭&鸨:被冤枉到死的鳥儿 | 每周解字
先讲
最“孝顺”的鸟:
乌鸦。
乌鸦怎么被评为最孝顺的鸟呢?
《说文解篆》第435页:烏。
“烏”字和“鳥”字相比少了一笔,
其实就是“鳥”字中的眼睛。
因为乌鸦通体乌黑,眼睛也是乌黑,
所以就看不到眼睛,
因此古人就把这表示眼睛的一笔省掉了,
形象到位。
烏鸦因为通体乌黑,所以叫烏鸦。
烏的简化字为乌。
乌鸦之所以是“孝”鸟的代表,
因为人类观察到“乌鸦反哺”的现象。
什么叫乌鸦反哺?
哺育本来是指妈妈喂养孩子,
鸟类也是一样的,
鸟爸妈会捉来昆虫等食物来喂养幼鸟。
反哺就是反过来,年幼的喂养年老的。
古人观察到乌鸦从幼鸟长大之后,
会捉虫来喂养年老的父母。
这很容易联系到我们成人之后有义务来赡养父母等老人,因为父母养育我们长大。
我们要懂得感恩父母养育,
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“孝道”。
乌鸦这种反哺现象
就被看作是一种孝道,
于是就把乌鸦称之为“孝鸟”。
与此相类的还有羔羊跪乳,
中国古人很善于从大自然的观察中联系到人世中的伦理,当人们看到羊羔吃奶时是跪在羊妈妈腿下,就把这种本来是自然的行为上升到了“孝道”上,称赞羊羔知道感恩父母,称之羔羊懂得“跪乳之恩”。
与此相反,
就有两类鸟被人类冠以恶名了。
第一种“恶鸟”是枭。
《说文解篆》第263页:枭。
枭,不孝鸟也。日至,捕鸟枭磔之。从鸟头在木上。枭字属于木部。
枭即鸱枭,也写作鸱鸮(chi xiao),俗称猫头鹰。
传说鸱枭要成年要把妈妈吃了才能高飞,
所以在古时的夏至这天就要捕杀鸱枭。
汉代的五月五(即端午节)还要把捕杀的鸱枭做成肉羹,赐给百官来品尝。
这个鸱枭的脑袋被砍掉了,所以枭首一词本来是指把鸱枭的脑袋砍掉,后来引申为把人斩首了。
看看,我们的古人有多恨它,
竟然要把它的脑袋砍掉!
还要做成肉羹,由此还引申出了一个“枭首”的词语。
霍者“每周解字”已推出语音版
第二种是鸨。
《诗经·唐风·鸨羽》有这样的诗句:
“肃肃鸨行,集于苞桑。”
这是形容鸨鸟飞行和栖息的。
《说文解篆》第431页:鸨。
这又是一个被冤枉的鸟儿。
古人认为鸨这种鸟只有雌性而没有雄性,要想繁殖就的和别的鸟类中的雄鸟交配,这好比古人认为乌龟没法交配要靠蛇来交配一样(“玄武”就是龟蛇相交的形象)。
所以鸨就成了万鸟之妻,
就是每种鸟都可以把这种鸟当老婆。
所以老鸨就称之为淫鸟。
进而延伸到把妓女叫老鸨,
后来老鸨就专指妓院的老板娘了。
可是鸨是有雄鸟的啊,
人家繁殖根本就不是和别的鸟类。
所以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!
现在科技发达了,
我们知道古人会犯一些错误,
对于这些错误,我们该纠正纠正,
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责难他们,
因为那时的物质等条件是有限的,
比如我们不能责怪孔子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吧。
对古人、对传统,保留一份敬意,
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,
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“孝道”啊。
汉字美学家:霍者
自号观世无音,汉字美学布道者,汉文字美学中心创办人,
著有《中华汉文字美学》(上、下册),
《说文解篆》(上、中、下册),
即将出版《中国汉字美学简史》(上、下册),
正在编纂《32篆心经》。
【名家书评】
汉语史学者 高福生:
“霍者先生雅好汉字研究,积十数年之功,先著成《中华汉文字美学》上、下二巨册,今又出版《说文解篆》三大本,将东汉许慎之《说文解字》重新归类,并附以甲骨文、金文,标注现代音读。方便学篆,功不可没!”
著名学者、国诗家 徐晋如:
“古之治学,音韵必自《切韵》入,文字必自《说文》入,《说文》尤称难治。
霍者先生此著,驭繁如简,深入而浅出,其功犹在王筠《文字蒙求》、陈独秀《小学识字课本》之上,是今人读《说文》、识古篆、培基国学的极佳选择。”
本栏目:一周一字 霍者与您相约每周五
新浪微博@汉文字美学中心—霍者
微信公号:han-zi-001(汉文字美学)
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根,也是中华文明的细胞。
汉文字美学——从汉字切入,通向中华文化的殿堂深处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