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:清楚自己求什么,什么事该干,什么事不是你干的?

庄子:”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,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。“;意思是:鹪鹩在深深的树林里筑巢,树木再多,它所需要也不过一枝:偃鼠到大河里饮水,河水再多,它所需要的也不过是喝饱肚子。算了,您还是回去吧,我没有需要可用天下的。厨子即使不宰割烹煮,主祭人也不会越过自己的祭祀礼器而去代替他下厨的。这是唐尧要把君位让给许由,许由说的一段话。

看了庄子原文和注释,大家可能明白一个大概了。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,如果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,对我无用,如果去干不属于自己做的事,我做不到。为了深入学习庄子理解其内涵,按照惯例我们进行逐字逐句地学习和探讨。

“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只”,鹪鹩指的是一种小鸟,小鸟藏在森林里,只要有一棵树枝给它立足就很高兴了,它站在树枝上,风一吹,摇一摇,在那里又唱歌又是闹,在那个世界里它觉得整个天地都属于它的,它过得非常自在。我们人呢?世界之大,也很精彩,不要去羡慕,经营好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乐在其中,是不是就足够了呢?

”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“。偃鼠指田里的老鼠。说它口干了跑到河里去喝水,它只要喝一点点的水就饱了,偃鼠面对再大的湖泊江河,那里的水再多,无非喝饱肚子足矣,其它都是多余的。可是,人们面对天下财物,何尝不是有个吃穿用度就足够了,你挣得再多,又有什么用呢?

庄子用一个飞的,一个土里钻的两个生物界的现象来比喻。不管是土里钻的或者是空中飞的,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够了,世界再大,我有自己一片生存空间,满足衣食住行就足够了呢?其它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?什么是”归休乎君“,就是许由对唐尧说,你还是回去吧,不要再浪费时间了。

写到这里,庄子又打了一个比喻。他说:”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“,庖人就是厨子,尸祝指古代祭祀者,或者说是主祭。意思是说,厨房的厨师尽管不煮菜了,不管厨房了,但是主祭总不能到厨房去替他做菜吧,那不是尸祝干的事吧?这也是许由推辞唐尧的话。回想一下,我们自己该干什么,不该干什么,自己想得到什么,哪些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?几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,几是不是自己该干的事不干。

在这段经典中,庄子用两个动物和两种职业点明人生的方向。一个鹪鹩,一个偃鼠,还有庖人和尸祝。这是我们学习本篇所得到的体会:通过学习,可以反思一下,你的天地在哪里,你需要的是什么?如果你不能认识这个问题,你的生活一定过得很累:第二点如果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,干一些不属于自己干的事,你的人生就不会得到快乐和幸福,相反你得来的是痛苦和灾祸,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,也是我们学习庄子所要思考的问题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